1、掌握全脑速读,提高学习能力,让孩子真正学会如何读书;
2、3到10倍提升阅读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使孩子轻松应对学习、考试;
3、改善注意力,学习自我控制,让孩子用心学习,不再分神、溜号、三心二意;
4、提高记忆力,告别遗忘,读书不在头痛、烦恼;
5、全脑开发,提高孩子思维能力,让孩子的大脑动起来,变得更聪明;
6、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心,让孩子快乐读书;
7、学习自我管理,建立读书习惯,让孩子主动学习。
为什么你的学习计划总是完不成?不只是因为懒
讲一个困扰无数初中学子的难题:为什么我的学习计划总是完不成?
说白了,就是因为懒!
好吧!但----其实也不全是。
几乎所有学生都会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但就现状而言,大部分学生的思路其实是错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每天都在给自己定计划,却每次都完不成,最后……去他的学习计划!
那么,怎样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1. 计划要有明确的目的
或者说按照目的制定计划。例如你的语文阅读理解差,你就要制定一个阅读理解复习计划,目的就在于提高阅读理解。你英语单词记不牢,你就要制定一个目的在于掌握单词的复习默写计划。计划的目的是根据各人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的。
2. 要有学习内容和完成时间,也就是自己规定自己在某段时间内要做哪些事情
例如你在自己的数学复习计划中,规定自己在国庆长假中,把必修一数学的知识点全面复习一遍,于是你就要把复习的内容排成序列,假期的时间也排成序列,然后再把这两个序列合成一张复习进度表。
3. 要想定好计划,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个人学习计划应服从于学校、班级的大计划
两个计划的目的是一致的,在时间安排上可能有矛盾,个人计划活动时间只能在集体活动以外的时间安排。
(2)坚决保证常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自由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新知识,在这部分时间内,由于任务驱使,一般同学基本上是能保证完成任务的。
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
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以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
补课,指弥补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高,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学习的优势和特长。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讲,开始自由学习时间几乎没有或很少,以后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常规学习时间会逐渐减少,自由学习时间会逐渐增加。
由于开始时自由学习时间比较少,同学们往往不容易抓住它,这也正是他们学习被动局面难以改变的原因。一旦抓住并体会到自由学习时间给学习带来的好处,他们就会努力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来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长计划和短安排
生活千变万化,长远计划不能定得太具体,不可能这个月就把下个月每天干什么全都列出来。但是,下个月在学习上应解决哪几个主要问题,心中应当有数。而本月的第一个星期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个星期每天干什么,就应当具体些。这样安排以后,在每天学习时,心中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有了具体的短安排,长远计划中的任务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远计划,又可以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4)从实际出发
在制定汁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少学生在制定计划时满腔热情,往往忽略了实际情况,结果实行起来就感到紧张、困难。
什么是学习的实际呢?
首先是自己的知识基础。基础好,就要拓宽加深进一步提高,基础差,就要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其次是自己的接受能力。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定到什么程度,任务不能太多,要求不可太高,应做到量力而行。
第三是时间的实际。每个阶段,能提供自由学习的时间有多少,应量时而定。
第四还要结合老师的教学进度而定,很多学生个人学习计划的“破产”,就是因为不了解老师教学进度的实际,而使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不是过紧就是过松,还会出现自己安排的学习内容和老师的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
(5)计划要留有余地
计划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往往与后来的实际不完全吻合。
例如,某个阶段有的学科难度大,作业多,这样计划中的常规学习时间就会增加,而自由学习时间就会减少。计划中的学习任务就可能完不成。
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在定计划时必须留有余地。否则,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冲击时,会因没有办法调整而使计划落空。时间长了,就会对定计划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而不定计划,成为无计划行事了。
(6)经常对照,及时调整
计划定好之后,要贴在显眼的地方,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执行情况。如果完成任务很轻松,余地较大,可以考虑进度加快一点。如果没有按计划完成任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必要时可调整计划,降低标准,减慢速度,使计划切实可行,为学习服务。
下面是所有的学习时间表都适用的一些总的原则:
1. 消除无所事事的时间
使每一小时都变成富有成效的时间单位,我们一生中有些最重要的功课往往是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学到的。利用白天时间。
研究结果证明,白天学习一个小时等于晚上学习一个半小时。
2. 背诵型课程在课前要进行复习
一门要求背诵或讨论的课程,在上课前复习会有很大的好处,这样做,可以使你对所学的材料记忆犹新。
3. 避免过多的细节
在一周的时间表中排入过多的细节是浪费时间。这样说有两个理由:
第一,制定这样一个时间表所花的时间不如用来直接学习一个科目;
第二,你要想按这份时间表来工作学习是不大可能的。
4. 弄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需要睡眠
我们每天都有困倦和清醒的周期。如果你的学习情况允许的话,在困倦的时候就睡觉,在自然清醒时就学习。
5. 弄清楚自己应该学习多长时间
你上一小时课,就应该复习两小时,这个粗略的统计至多只在大体上有指导意义。学习时间实际上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生而有所变动。但是你可以从上课一小时复习两小时开始,在你搞清楚做完每门作业需要多少时间后,再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时间。
6. 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医学研究证实每人每天必须有八小时的睡眠。我们应该清楚这一点,即学习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睡眠。
7. 别把你的时间安排得太紧
计算时间要精确,但你也得为在最后一分钟冒出来的问题留下解决的时间。制定一份生活计划,而不仅仅制定一份学习计划。生活是多方面的,你必须认清它的多面性。
以下学习计划安排,以周末没有学校课程时为例,大家可以参考进行。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 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 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
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没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是无法控制的,而实施计划是比较困难的,但实现计划之后的心情则是非常愉快的。
一个遵循学习原则,学习劲头十足,意志顽强、方法也科学的同学,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获得丰硕的学习成果。
好了,现在你可以再去纠结懒不懒的问题了。
易学堂潜能教育,是一家致力于中小学生学习力提升的专业机构,通过训练、拓展、游戏、读书、讨论、制作思维导图等,帮助学员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加强自我管理,建立读书习惯,让学员在实际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进一步增强分析、理解、写作、运算等各方面能力,体现在学习、考试的各个环节里。